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5259.“法老告诉约瑟”表由属世层来表达,但属于属灵层的属天层的思维。这从前面所述(5251节)清楚可知,那里有同样的话,只是在那里,经上说的是“法老对约瑟说”,而此处经上说“法老告诉约瑟”;因为“说”(saying)表示觉知,而“告诉”(speaking)表示思维(参看2271, 2287, 2619节)。“法老告诉约瑟”之所以表示由属世层来表达,但属于属灵层的属天层的思维,而不是反过来,是因为当思维在外层事物中运转时,这种思维的源头其实并不在那里,而是在内层事物中;或也可说,当思维在低层事物中运转时,其源头无非是高层事物。即便如此,当属于内层事物或高层事物的思维在外层事物或低层事物中运转时,外层或低层本身看上去似乎是在它里面运转的思维的源头。然而,这是一个错觉。这就像一个人看见镜子里的某个物体,却不知道有一面镜子在那里,反以为物体就在它如此出现的地方;而事实上,它并不在那里。
由于属灵层的属天层是内层或高层,而属世层是外层或低层,所以“法老告诉约瑟”在内义上表示由属世层来表达,但属于属灵层的属天层的思维。简言之,在下面的事物凭自己什么也做不了,它所拥有的能力皆来自高层事物;由此明显可知,一切事物皆来自至高者,也就是神性;或也可说,至高者,即神性是一切事物的源头。因此,从人的理解力发出的思维,以及从他的意愿发出的活动,其源头就是至高者,或神性。然而,他思想谬念、行为邪恶是由于他烙印在自己身上的形式;他思想正念、行为良善则由于他从主所接受的形式。因为众所周知,同一种力量和能量照着居间和最外在部分的结构而产生不同的运动;因此,在人里面,来自神性的生命照着存在于那里的形式产生不同的思维和行为。
内义
1540.如前所述(1020, 1283, 1401, 1403, 1408:1节),圣言的真实历史始于前一章,即第十二章。在此之前,确切地说,在希伯之前,它们都是虚构的历史。此处亚伯兰故事的继续在内义上表示主,尤表在祂的外在人与内在人结合,以至于构成一体之前,也就是在祂的外在人以同样的方式变得属天,成为神性之前,祂最初的生命,以及这生命是什么样。历史事件是代表主的,而这些话本身则表示那些被代表的事物。但由于这是一段历史,所以读者不可避免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件上;尤其是今天,绝大多数人,事实上几乎所有人根本不相信内义的存在,更不相信内义就存在于每句话中。即便内义被清楚证明至此,恐怕他们仍然不会承认它的存在。还有一个原因是,内义似乎与字义相去甚远,以至于几乎无法识别。然而,仅考虑到以下事实,读者也能看出,这些历史不可能是圣言或圣经,即:当与内义分离时,它们和其它历史一样,毫无神性可言;而正是内义使得圣言成为神性。
内义是圣言本身,这一点从已经揭示的许多事清楚看出来,如:
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。(马太福音2:15)
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许多经文。主复活后也亲自教导门徒,摩西和众先知指着祂都写了什么(路加福音24:27);由此教导他们,凡圣言中所写的,无不关乎祂、祂的国和教会。这些是圣言的属灵和属天事物;而包含在字义中的事物绝大部分是世俗、肉体和尘世的,永远不可能构成主的圣言。如今的人们都有这样的特点,他们只感知到这类事物,几乎不知道什么叫属灵和属天事物。上古教会和古教会的成员则不然;他们若生活在今天并阅读圣言,根本就不关注字义,而是视字义如无有,只关注内义。如果有人以其它任何方式来感知圣言,他们必大为震惊。因此,古人所有的书都是以这种方式写成的:它们在内义上拥有不同于文字上的意思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